一、试点政策类
1.内部控制报告填报系统和内部控制评价试点系统的关系。
答:开展内部控制评价试点的地区和部门使用内部控制评价试点系统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并编制内部控制报告;未开展内部控制评价试点的地区和部门仍使用内部控制报告填报系统开展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对于部分试点的地区,今年会存在同时部署使用内部控制报告填报系统和内部控制评价试点系统的情况,未来待《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办法》发布实施后,将结合今年试点情况,整合现有内部控制评价内容和内部控制报告内容,使用一个系统统一进行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
2.部分试点省份的各级财政部门是否需要编报地区汇总内部控制报告?
答:部分试点的省级财政部门按照《财政部关于开展2024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的通知》(财会〔2025〕1号)的要求组织辖区范围内未参加试点的单位和部门编报内部控制报告,并编报本地区汇总内部控制报告(不含参加试点的地级市和同级部门)。同时组织参加试点的地级市和同级部门开展内部控制评价试点工作,但无需编报地区汇总内部控制报告(试点版)。 参加试点的地级市财政部门应当在下级财政部门上报的地区汇总内部控制报告(试点版)和同级部门报送的部门汇总内部控制报告(试点版)的基础上,编报地区汇总内部控制报告(试点版)。
3.没有下属单位的部门需要开展部门内部控制评价吗?
答:没有下属单位的部门,应当对本单位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并编报本单位内部控制报告,无需开展部门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和汇总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不对本单位评价报告复核,直接向上级单位报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试点版)》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试点版)》。
二、评价指标类
4.内部控制评价需要上传哪些佐证材料?
答: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内部控制评价填报时,需上传相应的佐证材料以支持评价结果,试点单位应上传能够充分证明评价得分真实性和准确性的佐证材料,主管部门可明确要求单位上传的佐证材料类型,以确保其满足复核工作的需要。所上传佐证材料应当按照规定进行脱敏脱密处理,严禁报送涉密信息。
以下为部分内部控制评价指标的建议佐证材料,仅供参考。
(1)指标“组织层面内部控制—议事决策机制—‘三重一大’集体决策机制建立与实施情况”:建议上传“三重一大”集体决策机制的制度文件、“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的会议通知或会议纪要等作为佐证材料。
(2)指标“组织层面内部控制—规范权力运行情况—分岗设权”:建议上传岗位职责说明书作为佐证材料。
(3)指标“组织层面内部控制—规范权力运行情况—定期轮岗”:建议上传关键岗位干部交流或定期轮岗(或专项审计)相关制度、定期轮岗记录或专项审计报告作为佐证材料。
(4)指标“组织层面内部控制—组织架构—内部控制组织架构设置及运行情况—单位内部控制组织领导机构是否健全、单位是否设置内部控制职能部门或确定内部控制牵头部门”和指标“内部监督—内部监督制度机制建立情况—部门分离设置情况”:建议上传成立内部控制相关机构的文件作为佐证材料。
(5)指标“组织层面内部控制—组织架构—内部控制组织架构设置及运行情况—评价年度内单位是否召开内部控制领导小组会议,讨论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相关问题”:建议上传内部控制领导小组会议纪要作为佐证材料。
(6)指标“组织层面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情况—单位内部控制信息系统是否覆盖单位全部经济活动或主要业务活动”:建议上传系统截图及从内部控制信息系统中导出的功能清单或角色清单作为佐证材料。
(7)指标“组织层面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情况—信息系统的开发、运行、维护是否制定并履行相应的控制措施”:建议上传信息系统开发运行维护相关的制度文件、系统安全管理制度或系统备份记录清单作为佐证材料。
(8)指标“业务层面内部控制—预算业务内部控制建立情况”:建议上传预算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图作为佐证材料。
(9)指标“业务层面内部控制—收支业务内部控制建立”情况:建议上传收支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图作为佐证材料。
(10)指标“业务层面内部控制—政府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建立情况”:建议上传政府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图作为佐证材料。
(11)指标“业务层面内部控制—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建立情况”:建议上传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图作为佐证材料。
(12)指标“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建设项目管理内部控制建立情况”:建议上传建设项目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图作为佐证材料。
(13)指标“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合同管理内部控制建立情况”:建议上传合同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图作为佐证材料。
5.如果存在某业务具体环节上的指标不适用,应该怎么选择?
答:系统目前仅设置六大业务是否适用的选项,对于六大业务之下的业务环节指标没有设置是否适用的选项,不适用的业务环节可按得满分处理。例如:单位适用收支业务,但收支业务下“大额债务的举债是否进行充分论证,并经集体决策”(以下简称“大额举债”)业务环节评价指标不适用,建议收支业务评价指标仍选择适用,“大额举债”业务环节评价指标选择得满分。
6.关于评价补充指标。
答:鼓励试点单位、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补充指标。未制定补充指标的,相应分数会进行折算。
三、系统操作类
7.试点系统支持哪些浏览器?
答:用户可以直接通过网页浏览器登录和访问系统,不需要安装其他客户端软件。目前系统支持使用Chrome(谷歌)、Firefox(火狐)和360等主流浏览器。
8.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报告编报是同一个账号吗?
答:考虑到有些单位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报告编报由不同的部门(或岗位)负责,内部控制评价试点系统对各级单位和部门均设置内部控制报告填报人员和内部控制评价人员两个账号,分别用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填报和内部控制评价填报工作。财政部门另外设置一个汇总账号,可以查看辖区范围内单位的内部控制评价情况和内部控制报告编报情况,并汇总生成地区内部控制报告。各账号功能详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试点系统操作手册》。
9.系统内如何填写复核发现问题的整改完成情况?
答:主管部门复核时,需填写复核发现问题。复核意见书下发后,单位内部控制评价人员在“查看复核发现问题”节点,点击操作列的“补充整改完成情况”,填写“整改完成情况”和“整改措施”。
10.不在首页的时候,左侧栏的功能键无法点击,看不到返回按钮,只能点网页退回,怎么解决?
答:填报时默认全屏,右上角有全屏开闭按钮。看不到可能是浏览器显示问题,建议使用谷歌浏览器126以上版本、火狐浏览器110及以上版本、360浏览器V11及以上版本。若仍然发现页面不显示全屏的开闭按钮,可以将浏览器的页面调小,即可显示。